本报讯(记者 王兆盟)9月3日下午,由中国市场监管报社梳理汇总的打击恶意举报、保护营商环境十大热点事件在北京发布,《恶意索赔“罪与罚”(二)》视频专题片同时发布。
近几年来,以牟利为目的的职业索赔行为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地大量出现。一些不法分子不惜违背基本道德,借职业打假名义,实施栽赃陷害、敲诈勒索,对正常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造成严重损害,给司法部门、市场监管部门日常工作带来很大影响。从统计数据看,目前上述行为已出现向中西部地区辐射、转移和扩大迹象。不少地方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,出台文件规定,对职业索赔行为予以了规制。
《中国市场监管报》长期跟踪了解职业打假、职业索赔、职业索偿群体情况,推出相关报道,开设专栏组织各方讨论,并于去年发布了《恶意索赔“罪与罚”(一)》视频专题片。此次发布的打击恶意举报、保护营商环境十大热点事件,包括国家要求严厉打击恶意举报行为、深圳通过地方立法约束和限制职业投诉举报行为、北京三中院一举驳回12起职业索赔民事赔偿、热点人物王海征集“假打”线索等。
当天,中国市场监管报社举行职业索偿人行为专题研讨会,发布了上述十大热点事件和视频专题片。来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中国消费者协会、中国电子商会、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,以及各地市场监管部门、消费者组织、企业的代表和媒体记者等50余人参会。